海外愈演愈烈的疫情,已让不少中国外贸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刺骨寒意。

越来越多国家开始“封城”“封国”,且期限一再延长;人员跨国流动处处受阻;大批国际展会被推迟或干脆取消……

新形势下,留给传统外贸的“门”似乎正渐渐关闭,寻找新发展途径已成当务之急。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为稳外贸打开一扇“窗”。

加快发展跨境电商

会议明确,当前传统外贸受到疫情较大冲击,必须更大发挥跨境电商独特优势,以新业态助力外贸克难前行。会议决定,在已设立59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基础上再新设46个。综合试验区内实行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跨境电商零售出口货物按规定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也核定征收。

会议还提出,要研究将具备条件的综试区所在城市纳入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范围,支持企业共建共享海外仓。

加快发展跨境电商既有必要,也有基础和条件。

近年来,中国对跨境电商的扶持力度不断加码。2012年,国家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工作启动;2015年,首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设立;2018年,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总数达到35个,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免税限额也提高到全年2.6万元,增加了63个进口免税税目;2019年底,试验区大规模扩围,增加到59个。

得益于政策推动,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持续高速增长,成为外贸发展引人注目的新亮点。仅以进口为例,据官方数据,2019年中国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额达918.1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6.9%,是同期中国进口整体增速的10倍以上。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电子商务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李峄称,中国已逐步建立起一套适应跨境电商发展的政策体系,跨境电商正成为助力中国外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引擎。

此次疫情期间,跨境电商优势进一步凸显,让企业尝到了甜头。

据统计,阿里巴巴国际站“3月新贸节”启动以来,截至3月15日,访问网站总人数比去年同期增长31%,交易买家数同比增长46%,交易履约规模同比增长79%。

在苏州工业园区,自2月中旬复工复产以来,海关共验放跨境电商网购保税出口清单17.43万票,比去年同期增长70%以上;货值2366.6万元,同比增长逾53%。东莞今年1月跨境电商进出口总值达12.8亿元,同比增长15.6倍,高居全国首位。

分析人士认为,在全球疫情仍在加速扩散,中国外贸受到严重冲击情况下,加快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不仅有利于促进外贸进出口稳定增长,增加消费和就业,也有助于推动中国外贸转型升级,更好满足国内消费者需要。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前,不少地方已经在为跨境电商派发政策“红包”。例如,杭州推出降低物流服务费用、提供跨境收款“零费率”、提高跨境电商出口退税等8个方面措施;苏州尝试出口海外仓包裹退运业务,使电商商品能够顺畅退回,减少了企业成本,也缓解了企业后顾之忧。

预计今后将有更多利好政策出台,跨境电商将迎来更大发展空间,为中国外贸提供“减震器”。

广交会线上举办

会议决定,第127届广交会于6月中下旬在网上举办。广邀海内外客商在线展示产品,运用先进信息技术,提供全天候网上推介、供采对接、在线洽谈等服务,打造优质特色商品的线上外贸平台,让中外客商足不出户下订单、做生意。

对外贸企业而言,像广交会这样的大型展会是结交新客户、争取新订单的重要渠道。如长春一家纺织服装公司负责人所言,他们每年的出口订单几乎都来自广交会。

“如果(广交会)不办,对企业拿订单肯定会有影响。但如果还像以前那样办,国外采购商不一定敢来、能来,实际效果恐怕也要打折扣。”东方国际集团上海利泰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晓东对国是直通车说。

线上办展,正是解决这种“两难”的好办法。既能最大程度减少人员密集接触,满足疫情防控需要,又可减少企业参展成本,帮助企业开拓新生意伙伴。

值得注意的是,鼓励“云招商”“云办展”“云引资”已在不少地方蔚然成风。

绍兴市柯桥区拥有亚洲最大的布匹集散中心,当地正准备开拓海外展厅,帮助企业解决无法参加海外展的问题,同时推出“云展会”等形式加强推广。宁波海曙区则组织了“国际贸易发展联盟”,与线上外贸展平台“网展贸”合作,挑选百余家外贸企业入驻参加不见面的国际展会,有参展企业现已和10多个国家的30多家客户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疫情对传统外贸造成了不小冲击,但也给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有理由相信,跨境电商、线上办展等形式,将助力中国外贸突出重围,保证基本盘稳定。(李晓喻)